立案字號:台內團字第1070087702號
-等家寶寶-
【2025圓夢計畫】水花與音符中長出的翅膀|信望愛少年學園
  • 2025/08/19   作者-Lizzie
【2025圓夢計畫】水花與音符中長出的翅膀|信望愛少年學園
在花蓮的信望愛少年學園,孩子們的日子,不只是三餐溫飽與課業輔導,還多了一道特別的色彩──才藝課。這裡的孩子,有的第一次握起吉他,有的第一次在舞台上唱歌,也有人第一次踏進泳池,感受水面托起身體的力量。對他們來說,這不只是技能的培養,更是一場與自己和解、慢慢找回自信與笑容的旅程。
「我們的吉他課,就像一個樂團,老師跟學生一起學,大家有共同的時間和目標。」信望愛少年學園曉盈老師笑著說,這些才藝課也透露出一種信念──讓這些受過傷的孩子,重新感受到被接納的力量。

▲透過音樂與才藝學習,讓孩子們有共同的時間和目標,也是一段找回自信與笑容的旅程(照片來源:信望愛少年學園提供)
 

「我想唱歌,因為唱歌很快樂」

「老師,我想唱歌,因為唱歌很快樂。」

這是阿鴻在才藝課上最真誠的心聲,每次練團,他都握著麥克風唱到滿頭大汗,唱完後會笑著說:「唱歌的時候,我都不會去想那些不好的事。」

阿鴻的童年,有著常人難以想像的波折,父親工作不穩、情緒不佳,生活中充滿爭吵與暴力。剛來到機構時,他對任何規範都感到恐懼,常常因為不熟悉環境而焦躁不安。但在樂團裡,他能自由地表達,沒有指責、沒有冷眼,只有同伴的笑聲和音樂的節奏。

同樣在樂團中找到自信的,還有他的弟弟小恩。過去在家裡,小恩總是被哥哥搶走資源、呼來喚去,習慣了小心翼翼地討好別人。但唱歌,讓他第一次能「抬頭」展現自己。小恩的聲音渾厚有力,和哥哥柔和的高音不同,每次排練時,他都能清楚地被聽見。曉盈老師笑說:「這是他哥哥搶不走的東西。」現在,小恩甚至參加了學校的合唱團,還堅定地說要留在機構,「因為在這裡,我不用再害怕。」


▲在樂團裡,孩子能自由地表達,沒有指責和冷眼,只有同伴的笑聲和音樂的節奏(照片來源:信望愛少年學園提供)
 

學才藝不是苦修,而是讓孩子有更多被看見的機會

阿華曾是鋼琴好手,獨奏曲練得純熟,但每次一上台,緊張感就像潮水一樣湧來,讓指尖打滑、節奏亂掉。一次演出後,他對老師說:「鋼琴太容易緊張了,還是吉他比較好,大家一起上台比較不會害怕。」

鋼琴需要長時間練習、熟悉五線譜,對安置機構的孩子來說,有時反而變成壓力。吉他則不同,學會幾個和弦就能伴奏,可以和同伴即興合奏,表演時也不會孤軍奮戰。「音樂終究不是苦修,而是讓他們有更多被看見的機會。」曉盈老師說。

這樣的轉換,不只保留了阿華對音樂的熱愛,也讓他在團體中感受到支持。他的笑容,常常出現在練團的空檔,和同伴調音、開玩笑的時刻。即將畢業的他,選擇去當職業軍人,雖然未來將面對更嚴格的生活,但他相信,自己已經從舞台上學會了堅持和與他人合作。


▲學才藝不是苦修,而是讓孩子有更多被看見的機會(照片來源:信望愛少年學園提供)
 

情緒的出口與自我價值

有些孩子在學才藝前,常是情緒的俘虜,小傑就是其中之一。因情緒障礙,在學校沒人願意跟他一組,憤怒時只能踢牆、摔東西發洩。學會吉他後,他多了一種方法──「有一次心情不好,我就去彈吉他,原來心情不好的時候,還有別的方法。」小傑說。

小傑學琴的速度不算快,但他很勤奮,手指因長時間練習長出繭。第一次上台表演時,他滿臉緊張卻依舊撐完全場。那天,他下台後對老師說:「我覺得自己今天很厲害。」那份自豪,是過去的他少有的情緒。

還有小宇,曾因翹課、偷竊陷入司法程序,但在音樂上,他專注且用心。一次學校的英文歌唱比賽,他擔任吉他手,第一次感覺到「自己也能被需要」。曉盈老師說:「只要有吉他在,他一定會全力以赴。」對小宇而言,音樂是他少數能與人並肩、不被貼上負面標籤的領域。


▲學習才藝,同時也能讓孩子找到情緒的出口與自我價值(照片來源:信望愛少年學園提供)
 

從才藝體會「責任感的重量」

阿哲的故事,是另一種成長。他接過了離開機構的阿華的吉他手位置,老師告訴他:「以後就是你了,你要撐起場面。」這句話,讓阿哲第一次意識到「責任感」的重量。

過去,他和許多同齡孩子一樣,喜歡逞威風、爭當「老大」。但當責任換成「帶領」而不是「命令」時,他學會了耐心教導新同伴,甚至主動練習不熟的降B和弦,只為在下一場演出中不讓團隊失望。這份學習,未來也會成為阿哲自立生活的基礎。

 

水花中的堅持與夢想

除了音樂,信望愛少年學園還有讓孩子學習游泳。對許多孩子來說,這是全新的挑戰,阿皓想當警察,他說:「雖然警大好像不用游泳,但練體能也不錯。」第一次下水時,阿皓緊張到臉色發白,但在一次次嘗試後,終於能在水中順暢地滑動。

肥貓則是柔道選手,想藉游泳訓練身體平衡。他笑說:「游泳看起來很涼,很舒服。」起初,他笨拙地拍打水面,喝了好幾口水,但學會換氣後,他的動作變得自信而穩定。

泳池邊的笑聲,和吉他班的旋律一樣,都是孩子們生命裡新的篇章。有人一開始怕水、有人動作僵硬,但在老師與同伴的鼓勵下,慢慢能漂浮、划動,最後游過整個泳池。那一刻,他們的眼神閃著光──那是「原來我做得到」的驚喜。




▲對部分孩子來說,學習游泳是全新的挑戰!(照片來源:信望愛少年學園提供)
 

在舞台與水面之間,長出翅膀

這些才藝課,對外人來說,也許只是日常的興趣培養;但對信望愛的孩子們而言,卻是打開自信與希望的鑰匙。

曉盈老師說:「我們要給孩子展現的機會,不只是在教會,也要走進社群。」從教室到市集,從泳池到舞台,孩子們在一次次表演、比賽、練習中,慢慢明白──自己值得被看見,也有能力為夢想努力。

即使有一天離開這裡,那些音符和水花留下的勇氣,會成為他們人生旅途中最溫暖的底色。

 

孩子的夢想行動!2626市集快閃演出

隨著才藝的學習,信望愛少年學園的孩子也決定在今年展開一場「夢想行動」──到台東鹿野的2626市集,做一場快閃演出!

活動前,我們訪問少年的心情,阿哲說覺得很期待,可以表演給大家聽~在正式演出開始後,生輔員以及吉他老師陪著孩子們一同高歌,除了原定的10首歌曲,還有加碼演出安可曲~許多路過的旅人也被歌聲吸引,駐足欣賞,讓武陵綠色隧道的市集更增添熱情的氛圍!

吉他老師分享,這群孩子從一開始不熟和弦、不敢開口,到如今能自在地合奏、合唱,背後其實藏著很多看不見的轉變。他說:「有些孩子一開始情緒容易起伏,遇到挫折就會生氣或放棄,但在彈吉他的過程中,他們開始學會等待、練習、反覆調整。音樂,慢慢成了孩子們抒發情緒的出口。」院生小宇演出結束後說:「我未來會想繼續學音樂。」這句簡單的話,卻道出音樂在他心中種下的種子。




▲信望愛少年學園孩子的「夢想行動」──到台東鹿野2626市集,做一場快閃演出
 

❤️永真教育基金會 × 等家寶寶圓夢計畫
二度攜手,為花蓮孩子穩定學習才藝注入希望

在關鍵時刻,最溫暖的陪伴從不缺席。

去年花蓮地震後,孩子的生活面臨突如其來的改變。就在那段最需要支持的時刻,永真教育基金會程藍瑩執行長主動致電等家寶寶社會福利協會,表達了想要協助花蓮育幼院孩子的心意。除了捐贈新鮮蔬果箱,幫助孩子們擁有健康的飲食外,更特別支持了孩子的才藝學習,讓他們在動盪中仍能擁有展現自信的舞台。


▲永真教育基金會程藍瑩執行長(圖左)

對花蓮孩子,不只是一份捐贈,更是穩定與關愛的溫暖。

今年,當我們再次為花蓮的孩子籌畫圓夢計畫時,程執行長再度主動與我們聯繫,關心孩子們的現況與需求。在她的熱情與善意下,永真教育基金會再度攜手等家寶寶,一同守護這群孩子的夢想。


▲永真教育基金會程藍瑩執行長與花蓮凱歌園的孩子

持續的才藝課程,不只是學習技藝,更是在孩子心中種下勇氣與自信的種子。每一次站上舞台的眼神閃耀,每一次克服困難的微笑,都是因為有一群默默守護他們的「大人」,始終願意相信、願意陪伴。

感謝永真教育基金會的信任與支持,
讓愛散播在這條為孩子築夢的路上,攜手相伴。

等家寶寶協會將持續透過「圓夢計畫」支持育幼院孩子們學習才藝、實踐夢想,也邀請你,一起陪伴孩子用音樂築夢、用行動點亮未來。

支持第五屆圓夢計畫✨:連結

 

你可能也有興趣...

【2025圓夢計畫】等家寶寶第四屆「圓夢計畫」成果展開跑 從傾聽到培力造夢,見證育幼院孩子的夢想軌跡!
/Baby/ArticleDetail/8245/

【2025圓夢計畫】安靜的鏡頭與勇敢的歌聲:才藝點亮孩子的夢|凱歌園少年之家
/Baby/ArticleDetail/8233/

全台育幼院名單&最新需求:幫助弱勢孩童,公益捐款、捐贈物資、志工招募
/Baby/ArticleDetail/6175/





 

我的菜籃
尚無商品